紅色出版詮釋偉大建黨精神
文丨秦艷華
20世紀初,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涌現出一批著名翻譯家,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黨的早期創始人李大釗、陳獨秀、瞿秋白等既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,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翻譯、介紹和傳播者。這些翻譯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,成為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橋梁。
馬克思、恩格斯合著的《共產黨宣言》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著,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綱領性文獻。它就像一盞明燈,為在漫漫長夜中苦苦掙扎的全世界無產階級擺脫苦難、求得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,指明了奮進方向。五四時期,李大釗曾經節譯了《共產黨宣言》,這部經典的全譯本則是陳望道首先完成的。
徐錦庚創作的《望道》一書,就是追根溯源、全景講述中文全譯本《共產黨宣言》是如何翻譯、出版的,同時也深刻詮釋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是如何追求真理和信仰、走上革命道路的一部優秀報告文學。這是一部全面、生動、形象地圍繞《共產黨宣言》的翻譯、出版這一紅色出版事件謳歌偉大建黨精神的精品力作。
這部作品非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。它是在具有深厚學養的基礎上完成的一部橫貫文學、歷史和學術的優秀報告文學,不僅富有生動形象的藝術吸引力、感染力,又能一步步引領讀者走進歷史的深處,領略20世紀初中國社會風云激蕩的真實歷史和政治景象,表現出作者高超的學養水平、結構藝術、敘事能力。
《望道》全景式講述了《共產黨宣言》首部中文全譯本出版的前世今生,并牢牢把握翻譯《共產黨宣言》這條主線,刻畫20世紀初知識分子中的“望道們”,以及在《共產黨宣言》傳播過程中,對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影響和帶給中國革命的意義。作者在這部書中,先簡要敘寫了馬克思、恩格斯寫作《共產黨宣言》的經過以及《共產黨宣言》在歐洲的傳播,之后便大篇幅敘述陳望道翻譯《共產黨宣言》中文全譯本的情況,以及出版過程。在敘述這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著的翻譯、出版過程的同時,作者又將其與中國共產黨這個先進組織結合起來?!豆伯a黨宣言》的出版適逢醞釀成立中國共產黨之時,對革命先驅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,也為早期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和發起、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奠定了思想基礎。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將兩者緊密聯系,互為因果,相互印證,自然生動,讀來令人印象深刻。
文學是人學,報告文學也不例外。這部書用細膩的筆觸,通過大量細節的生動描繪,成功再現了陳望道這一飽滿的人物形象。陳望道無疑是本書的主角,作者用相當篇幅書寫了這位著名學者的傳奇經歷。把握陳望道翻譯《共產黨宣言》這條主線的同時,這部書還將當時的一批仁人志士、革命先驅推到讀者眼前,讓我們看到了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和中國革命的大背景下,那個時代的先進人物是如何將個人抉擇置于時代洪流之中,對革命上下求索、對信仰不懈追求的。所以,這本書不僅寫陳望道,也是為“望道們”畫像、立傳。正如作者在后記中所說:“創作之初,是寫陳望道。反復斟酌,決定寫‘望道們’”。陳望道是火炬《共產黨宣言》的傳遞者之一?!八皇枪萝妸^戰,他的周圍,有一眾‘望道’”。他的周圍有“一大批革命志士,高擎一束火炬,胸懷變革之志,追望真理之道,在黑暗中摸索。前行路上,有的徘徊彷徨,有的誤入歧途,有的分道揚鑣,有的慷慨赴死。更多的人,矢志不渝,堅貞不屈,前赴后繼,接力傳遞,使革命之火在東方終成燎原之勢?!?/p>
在寫作的過程中,作者查閱了大量的出版史料和黨史資料,對重要事件的敘述都有豐富可信的資料支撐,論述線索清晰、脈絡分明。對某些為人熟知的典故,作者通過大量的考證,也指出了其中的謬誤,能夠看得出作者有很好的學術功底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這也稱得上是一部《共產黨宣言》在中國的早期傳播過程的學術研究著作。
這部書以《共產黨宣言》的翻譯、出版和傳播這一歷史事件,以小見大,見微知著,生動詮釋和弘揚了偉大的建黨精神。毛澤東同志說過:“十月革命一聲炮響,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?!薄豆伯a黨宣言》是比十月革命更早的馬克思主義,它們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中國革命的勝利,都起到了重要的鑄魂引航作用。另外我們還看到,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國情緊密結合,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、創造力和感召力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《望道》這部書給予我們心靈的震撼無疑是巨大的。
(秦艷華: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)信息來源:人民日報